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寒门之士[科举] > 第13章 013 新春

第13章 013 新春(2 / 2)

在家待着,不过到了夜晚,母子二人还是站在院内,看爆竹烟花在空中燃起。 一岁已过。 柳贺晚上照例看书习字,他看到一半有些渴了,正要去取些水来喝,掀开门帘时,却听纪娘子在轻声祷告。 柳贺平素担忧影响纪娘子入眠,脚步总是轻了又轻,此刻他顿住脚步,在黑暗中,纪娘子看不到他的身影,只有书房微弱的烛光透过窗缝泄露进来。 “……愿我儿身子康健,平安顺遂。” 纪娘子没有祈祷柳贺学业有成,也不求他中秀才举人甚至更高的功名,她只愿她的孩子能够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就足矣。 柳贺返回书房又看了会书,再出来时,已听不见纪娘子的祈祷声。 柳贺不由想,如果世间真有神灵,他也祈盼纪娘子健康平安。 …… 元宵过后,丁氏族学招考的消息就传遍了镇江府的大街小巷。 丁氏族学招生不拘学生来源,社学、私塾以及在家自学的学童均可在此间就读,族学中课业大多由丁氏族人教授,不拘于四书五经,也有诏诰表判及策问的老师,五经之中,丁氏擅《易》,与《易》学一经有深研,但族学弟子也并非都治《易》,也有治《诗》与《书》的。 只以《礼》、《春秋》为本经者少,当然,这是整个大明科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礼》、《春秋》二经甚至有孤经之称。 因只是参加招考,柳贺并未接收纪娘子给的银子,如果能考上,住宿费伙食费书本费这些当然都要交,如果考不上,带了这么多钱反而是累赘。 抵达丁氏族学的招考处时,屋外拥挤的人流把柳贺吓了一跳。 他粗略一扫,仅他所在的这片小广场上,与他年龄相当的学童恐怕就有一百多位。 听着众多学童的攀谈,柳贺才知道,为何丁氏族学这般受欢迎了。 丁氏是镇江府望族,族内中过进士举人的就有数名,族学弟子中中过秀才的更是有数位,因而对丹徒知县、镇江知府的出题风格了解甚广,在族学中,弟子们研读四书五经,研习时文,对本省内近几年的乡试、镇江府试及丹徒县试的内容都有研究。 换句话说,丁氏有独特的备考技巧。 当然,院试倒是有些麻烦,毕竟院试由提学御史出卷,提学御史流动性太强,且由朝廷任命,并非由本省内部出人,南直隶各府只能在朝廷任命提学御史之后临时突击,摸清其文风,以写出契合其心意的文章。 柳贺与一众学童一起领了号牌,领号时记录自己的生平、籍贯及学业情况,丁氏族学这边按号牌叫人,喊到一位便进一位。 柳贺的号牌略有些靠后,他等候时,就听考完的学童或哀嚎或振奋,其他学童想细问几句,对方却闭口不言。 “丁氏族学一向难进,去年只收了一十一名弟子。” “这考场外人人是对手,他又如何会把考题泄露给我等?” “去年我已来过一次,今次再不中,我便,我便……” “你便如何?” “明岁再试,誓以我之诚心打动上苍。” 越等越焦躁,反而叫人心烦,柳贺在队伍中等得无奈了,便闭上眼睛,开始默记自己前些日子看过的文章。

最新小说: 超时空史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三国骁雄韩遂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抗清 隋唐小纨绔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万历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