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寒门之士[科举] > 第111章 111 考成法

第111章 111 考成法(2 / 2)

宗实录》的进展情况,他眼下官升一级,在翰林院中也不需要枯坐着修史了,如今他手底下有吴中行和刘楚先,一人为编修,一人为检讨,三人各分到一部分《实录》内容,由柳贺负责审核吴刘二人的条文。 天气渐渐转冷,柳贺倒是想在被子里多窝一会儿,但读书时养成的习惯让他到了固定的时辰就醒了,在家也待不住,不如上衙喝喝茶看看邸报。 “泽远你又这么早。” 吴中行打着哈欠:“我昨日写好的条纹你看过了吗?” “已在你桌上了。” 吴中行打开一看,只见柳贺将条文中的不当之处都修改完毕,条条道道俱是分明,吴中行原本对自己的学问甚是自信,被柳贺改过之后却也不能不服气。 不得不说,与柳贺一道做事的确更轻松。 柳贺核得快,他将审核的条文交予王锡爵,王锡爵审后再交予陶大临,之后再到内阁,流程虽然经历数道,但因柳贺错处少,条文的通过率高,反而让吴中行与刘楚先省去了不少功夫。 翰林院中人数比柳贺入院时少了许多,不过等明岁会试一到,就又会有新进士补充。 “再过些时日,咱们恐怕就要修《大明会典》了。” “果真?” “光学士此前说过一二,《大明会典》正德、嘉靖二朝虽有修订,然而其中许多掌故仍未完善。“刘楚先道。 吴中行和柳贺也忍不住叹气。 《大明会典》和《永乐大典》可以说是大部头中的大部头,修到人哭的那种,他们翰林院中也有正德朝与嘉靖朝前辈的笔墨,聊起修史时,要么谈修史之事枯燥,要么为自己来之不易的头发哀恸。 总而言之,大部头谁也不想碰,翰林们的梦想就是当日讲官和去诰敕房轮值,再不济教内侍读书也行。 相对来说,柳贺可以说是很幸运的。 当然,他们三人中,刘楚先如今也很受器重,他虽为检讨,却是张居正的江陵老乡,少时便已与张居正相熟,又在会试中被张居正所取,和张居正的关系要比其他同年们亲密得多。 刘楚先话虽然不多,但常常一语中的,自他口中探知的消息真实性也往往更高。 柳贺修了会史,就见赵志皋凑到几人面前:“诸位可听说了,张相颁定了考成法,如今已在各个衙门传遍了。” “难怪此前京中有传闻说,张相要借京察之机对吏治下手。” “可有条文,速速拿来!” 柳贺发现,自己这一众同僚看似老老实实在翰林院修史,可消息灵通程度比之其他衙门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片刻,柳贺便知晓内阁中何人说了何话,连考成法的内容也都在众翰林手中传阅了。 对张居正来说,考成法如今才颁布已经很迟了,毕竟他得势已有了一年,这考成法却是他任次辅时就已有的构想。 柳贺默默看向其中的条文。 考成法考的是吏治,整体的构架仍是柳贺已经见过的那一套,但具体内容上—— 之前考核的标准以财税和治安为主,这次柳贺看到的版本却有了更详细的划分,比如文教,比如民风,比如军事,还有冤假错案率等,对官员的嘉奖与处罚也更明确了一些。 但张居正依旧将权势紧紧抓在内阁手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张居正的政柄,若他非强势首辅,考成法恐怕也难以推行。 但反过来想,考成法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也是因为张居正是现任首辅。 不过这一套考成法的内容已经强过上一套,若是继任张居正的首辅稍稍强势一些,考成法推行中能依时做些改动,这考成法未必不能够延续。

最新小说: 万历新明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抗清 三国骁雄韩遂 隋唐小纨绔 超时空史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