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162章 大明精锐出发探寻倭岛

第162章 大明精锐出发探寻倭岛(1 / 2)

第162章 大明精锐出发探寻倭岛

瑾身殿中。

朱元璋看着少了一半的番薯苗的盒子,骂了句兔崽子。

却没有派人,将朱樉拿走的番薯苗给追了回来。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筐里的道理。

朱元璋还是明白的。

如果所有番薯苗放在一起种植。

但凡出点意外,那就只能等着检校,从琼州找到新的番薯苗了。

再者说,朱樉可是跟着林澈,学过番薯的种植之法的。

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大错。

随后,朱元璋找来了皇宫管理花卉的太监。

让他找几个最精通种植的。

朱元璋在他们面前,按照林澈给出的种植之法。

亲自将番薯苗,一根根的种在御花园,新开辟的试验地里。

朱元璋用郑重语气,对那些有些懵逼的太监吩咐。

“尔等一人负责一株番薯苗,切记要将其照顾好!

“此物可以当成主粮,它的产量比如今所有粮食,都高出数倍不止,亩产千斤都不是难事。””

“若是将它培育好,将来我大明百姓再无饥饿之忧,我大明的国祚也将因此延长,而你们都将是有功之臣。”

此言一出,呆呆的站在一旁的几个太监,全都傻眼了。

陛下种的如野草一般的东西,竟然是一种产量很高的主粮。

种好了还能延长大明国祚?

其中有几个面色发白,胆子有些小的太监,顿时就有打退堂鼓的打算。

要知道,他们可没种过这种叫番薯的作物。

如果没种好,被陛下以有损大明国祚,直接砍了脑袋。

那可就太冤了!

不过,剩下几个太监,虽然也有些害怕。

可他们想到的却是,如果将番薯苗种植成功,将来荣华富贵必将享之不尽。

于是这几个太监对视了一眼,全都跪倒在朱元璋面前。

“陛下将此等重任,交予奴婢这些残缺之人,奴婢就是豁出性命,也要为我大明种好番薯。”

剩下胆小的太监,看到同伴这种话都说出来。

知道自己要不跟着跪,恐怕下场不会太好。

便也随着跪下,接受了朱元璋的口谕。

跟着陛下学起了照顾番薯苗的方法。

……

两日后。

五百个装备着狼筅,和三百名装备着鸟铳的精锐士兵。

还有两百名跟狼筅打配合的刀盾手。

之在太阳初升的时候,登上应天府码头的大明战舰上。

此次探索佐度金山和本州银山岛。

犹如不能大张旗鼓,所以船队除了补给舰,只有三首大船。

轻装上阵,没有披甲的胡云强。

站在船头等待着,装备了新式武器的大明精锐。

全都登上了战舰之后,胡云强大手一挥道:

“出发!”

船上的水手,纷纷按照胡云强的命令,升帆起锚。

不过,除了胡云强士气高昂之外。

其他的士兵,在上船之后,都各自找了个角落窝着。

东倒西歪的模样,比起北元的残兵都不如。

胡云强站在船头扫了一圈,发现三艘船的士兵都是如此。

他不由的面色阴沉的向着身边矮壮的中年人问道:

“林偏将,这些士卒为何如此作态?”

“难道,他们出征的赏银,被某些人中饱私囊了不成?”

林偏将是跟着汤和在闽浙打过倭寇,跟着大将军徐达出征过北元的老将。

性格沉稳,对于军务也相当的熟悉。

乃是汤和特意为胡云强配备的偏将。

面对胡云强不问事情缘由,就直接扣帽子的话语。

林偏将无奈的叹了口气:

“胡将军,话可不能乱说,出征银两可是你我一起发放的,哪来的中饱私囊的机会?”

还有句话,林偏将没有明说。

那就是如果他真的中饱私囊了。

一起发放征银的胡云强,肯定也从中拿过一份。

不管事实如何,这话要是传出去。

在他人眼里,两人都是喝士兵血的贪腐之辈。

胡云强满脑子想着,带着一千精兵,横扫佐度、本州二岛。

所以见士兵士气不高,一时着急说了没脑子的话。

他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道歉道:

“林偏将,我只是担心士兵们士气不足,会误了陛下的大计。”

“心急之下失言了,还请您见谅!”

胡云强将姿态放的如此之低。

林偏将便没有多计较,只是叹了口气道:

“胡将军有所不知,这些将士本来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清扫沿海倭寇的。”

“可突然接到陛下的命令,要去探查倭寇的那劳什子的岛屿。”

“海路凶险倒是无所谓,可将士们对新换的狼筅,还有鸟铳都不甚满意。”

“要知道。倭寇的刀剑都是锋利无比,那事这些毛竹能抵挡住的,鸟铳虽然比以往的火铳威力大,可临阵又能打几发?”

最新小说: 超时空史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隋唐小纨绔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三国骁雄韩遂 抗清 万历新明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