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夜探夫子庙(1 / 2)

第474章 夜探夫子庙

见状。

朱标不由莞尔,不退反进上前一步,来到朱元璋的面前,毕恭毕敬道:“儿子不敢,望您明鉴。”

“儿子并非是在质疑您,而是担心你熬坏了身体!”

“您是朱家的顶梁柱,更是大明的掌舵人,天底下没有谁都可以,但唯独不能没有您啊!,还望爹以江山社稷为重,万不可操劳过甚。”

“虽然儿子如今还不能独当一面,但一些鸡皮蒜毛的琐事,交给儿子来办就好。”

听完太子严肃认真的一番话,朱元璋眼底的欣慰都快溢出来了,心中无比的受用,可脸上却还是不动声色,气骂道:

“你这个浑小子,只知道算计你老子,咱又不是在想老二的事情,伱能帮上咱什么忙啊?把心放回肚子里,那个孽障不光是你弟弟,更是咱和你娘的儿子,既然说了交给林先生来办,咱便不会再出尔反尔的。”

“皇帝岂能言而无信?”

被朱元璋一语道破心思,朱标不免有些羞愧难当,虽然悬着的那颗心落地了,却也是更加迷茫了。

更搞不懂对方是因何事才如此这般?

要知道,朱元璋的雷厉风行,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即便面对生死存亡的光头,也能冷静的思考下达判断。

唯有家人才能扰乱洪武皇帝的心神!

可,既然不是因为家人,那又能是因为何事?

沉默良久。

朱标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太子爷苦思冥想的时候,朱元璋顿感无奈的摇了摇头,为了让儿子安心,继而也没藏着掖着。

“咱是在想关于变法的细节。”

朱元璋捡起茶杯里的杯子,轻描淡写的呷了一口茶,淡淡道:“林先生是给咱规划好了方案,可咱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想法,老大你记住,作为上位者,永远不能偏听偏信,必须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

“时刻保持质疑,才是为君之道,质疑也并非代表不信任,质疑是为了更好的把事情办了。”

“就连咱当年造反的时候,但凡涉及到重大决策,都会与李善长和刘伯温吵上几天,最终商讨出一个万全之策。”

“明白了?”

闻言,朱标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倒也无比认可老父亲的观点。

皇帝保证不了身边每一个都是忠臣,所以必须要明辨是非的能力。

包括林澈在内亦是如此,父子俩从一开始的质疑反驳,再到如今的无比信服。

关键是真的辩论不动,人家所讲的东西面面俱到,合情合理,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懈可击。

要么拿出能力,要么保持质疑。

归根结底是没问题的。

“是,父皇。”

“儿臣谨记。”

朱标顿了顿,继续道:“不知父皇,因为某些方面下不好决定?”

朱元璋见太子跃跃欲试,笑着摆摆手道:“吩咐人备马,咱爷俩出去一趟,你便知道了。”

话音未落。

朱标倒吸一口凉气,眼睛不由的瞪得溜圆:“啊?现在?”

……

白日的喧嚣退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应天府。

夜禁的京城大街上,两人两马显得格格不入,此刻正在有条不紊的向夫子庙方向移动。

顿时引得城中守卫们大气不敢喘一下,有意无意的绕开对方的行径落线。

毕竟夜禁只是针对普通人。

别说皇帝和太子亲至了,就连朝中大员夜出,众人也得掂量掂量,三思而后动。

搞不好铁饭碗可就砸了!

“爹?何事如此焦急啊?眼下天快黑透了,现在过去登门拜访,是不是有些失礼啊?”

对于朱标表现的担心,朱元璋嘴角向外一撇,很是不耐烦,心想,咱好歹也是个皇帝,何时探望臣子还要看对方方便不方便?

“失什么礼失礼?”

“林先生告诉你几次了?随性而为,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先生不喜,咱更不喜!懂吗?”

朱元璋虽然心里有点不爽吗,但嘴上还是义正词严,没有当儿子的面展露出小鸡肚肠的一面。

身为老父亲的光辉形象才刚挽回了一点回来,可不敢再当着小辈的面前丢人现眼。

至于大晚上的出宫,无非是想找人聊聊天,不然心里实在憋得慌,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让他只觉得喘不过气来。

近些天的烂事太多。

茶饭不思,也不能寐。

外面有外面的麻烦,家里有家里的恶心。

时时刻刻折磨着他的精神。

百般无奈之下,他便只有让自己忙起来,才可以获得短暂的安宁。

内部的问题不好解决,那就从外部开始入手。

总而言之,不能停下。

时间不等人,

“是,父皇…”

朱标捕捉到了朱元璋细微的表情变化,从而没敢再继续纠结太多。

他默默应声,双手拉紧马缰绳,仅仅跟住父皇的脚步,不敢有分毫的怠慢。

不多时。

夫子庙,林澈的住所。

“林先生这便躺下休憩了?”

最新小说: 超时空史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三国骁雄韩遂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抗清 隋唐小纨绔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万历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