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大唐:官居七品,开局获送万民伞 > 第273章 来自新皇帝的清算!

第273章 来自新皇帝的清算!(1 / 3)

凤阁,内室。

张柬之坐在书案前聚精会神的翻看着名单,上面大多数都是一些赫赫有名的太上皇嫡系。

这些人在李显登基后,按照惯例会赋与闲职或调任,然后换上拥护新君的从龙之臣。

其中降职发配的大臣属范信一脉最多。

“这个宋璟真是胆大啊,居然一次拿掉这么多范党,也不怕对方找上门来。”

张谏之笑着摇摇头,大笔一挥写了一个准字。

突然,门被推开,一名吏员走进阁房,恭敬说道:“张阁老,宋尚书在外求见。”

“说曹操曹操就到,请他进来吧。”

将手中的名单放好,张谏之抬起头看向迎面而来的宋璟,后者手持红色塘报,一脸激动之色。

“阁老,快看,李清源在青海湖阵斩了五千土藩主力!”

“这可是新君登基以来第一场大捷呀!”

“什么!竟然有这事?快拿来我看看!”

张谏之迫不及待的接过塘报,撕开了封皮,当他看见上面所写的内容时,整个人都激动了。

“好一个李清源,不愧是我大周少有的帅才,一出手就全奸五千土藩主力!”

“这份指挥才能连李靖和范信都不如啊。”

张谏之捋着胡须,一脸笑意道:“自大唐以来我们没少和土藩人发生交战,大多胜少败多,这回总算出一口恶气了。”

“一会上朝时,你和老夫一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陛下吧,也让那些效忠太上皇的老臣看看,朝廷离了他们照样能运行。”

“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上朝。”张谏之收拾好文书,跟宋璟一起坐上轿子朝着上阳宫而去

上阳宫,大殿。

此时的这里站满了前来参议朝政的大臣,由于是新君登基后第一次召开大朝会,故而所有人都穿着崭新的朝服。

只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不尽相同,有忧心忡忡者,有兴奋雀跃者,一副妥妥的众生相。

在众臣的等待中,一名内侍手持浮尘走到金銮台上,扯着嗓子尖声道。

“陛下驾到,众臣迎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众臣直起身后,李显朝内侍点了点头,后者从托盘上拿起一份黄色的圣旨徐徐展开。

“新朝初立,百废待兴,为彰显上天之恩,故而改国号为唐,赦免天下,钦此!”

“陛下圣明!”众臣恭敬的向李显施了一礼。

“呵呵,诸位爱卿平身吧。”

李显坐在龙椅上虚扶了一把,目光看向首位的张谏之。

“张阁老,朕看你面带喜色,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宣布啊,说出来朕和百官一起高兴高兴。”

闻言,张谏之走出队列,朝李显拱拱手。

“圣明无过于皇帝,您说的没错,半个时辰前凤阁接到青海前线战报。”

“甘南道行军大总管,西域处置使李清源抵达前线大营后,一举歼灭了五千土藩主力,直接收复了大非川!”

此话一处,无异于巨石砸进水面,顿时引起轩然大波,所有大臣都惊呼出声。

要知道自大唐建国以来,双方打了不知多少仗,但结果往往是输的多。

真正能算大捷的只有范信在凉州那一次。

谁都没想到李清源这个新人刚去两个月,便收回了大非川,这份功勋足以纳入到史册了。

众人之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李显,他也没想到这个李清源如此厉害,仅仅两个月就立下这么大功劳。

这简直是送给自己登基最好的礼物啊。

龙颜大悦之下,李显连说了两个好字,对着张谏之说道。

“李爱卿立下如此功勋伟绩必须奖赏,依阁老看赏赐他点什么好?”

“这个.”

张谏之思索了片刻,开口说道:“陛下,昨天傍晚臣接到吏部递上来的补选名单,发现龙虎上将军一职还在范信身上。”

“不如让李清源挑起这个重担,也算替范信减轻了负担,这样岂不是更好?”

听到这番话,在场的范党大臣脸色皆是微微一变,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有着怒意涌动。

李显犹豫了一下,想了想说道。

“阁老所言甚是,大唐江山的重担不能都压在范信身上,就让李清源担任龙虎上将军一职吧。”

“陛下英明!”

眼见不废吹灰之力就削弱了范信的势力,一些和其有间隙的大臣马上跳出来。

“启奏陛下,幽州身为北方重地,大都督一职乃是重中之重,臣以为应该换一人专心赴任!”

“不错,凤阁侍郎身为中枢副相,理应帮助宰相处理家国大事,范信自兼任以来从未去过,还是换一位大臣为好。”

面对众臣的轮番发难,范党异常的愤怒,却不知皇帝早就有了这个心思。

“好吧,范信为国事操劳太多了,歇歇也好,先由别人署理吧。”

说完大袖一挥离开了上阳宫大殿。

散朝后,几个范系大臣聚集在一起,脸色阴沉的可怕。

“周寺卿,您是王爷最信任的人,这事

最新小说: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骁雄韩遂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万历新明 超时空史记 抗清 舍弟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