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100章 被迫两线作战的刘备

第100章 被迫两线作战的刘备(1 / 3)

孙策在二张的分析劝说下,好不容易压下心头怒火,决定暂时隐忍一波。

让自己派去许都的使者华歆华子鱼,只向朝廷转达他的忠义之心,而绝口不提刘备和王朗,以免招惹皇帝联想太多。

而华歆领受了使命后,也立刻从秣陵启程了。只不过此行他是代表孙策去与袁术决裂的,所以肯定不能走袁术的地盘去许都,否则还不被袁术给剁了。

思前想后,华歆也只能通过刘备的地盘广陵,再通过吕布控制的徐州,然后去到许都。

这条路线会稍微绕点远路,至少一个多月才能到。

而华歆的绕路,也间接导致袁术会更晚才知道江东那边发生了什么,也就让袁术的骄纵狂妄,得以多持续一段时间。

袁术对刘备的忌惮、对诸葛瑾的提防,也会因此而反应迟钝几天,并且给袁术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为早在六月初,袁术刚称帝后没几天。袁术本着挑个软柿子立立威的心态,就已经再次发动了对刘备的入侵战争。

此时此刻,袁刘还在持续厮杀之中。

……

时间线回溯到大约二十天前,六月初三。

也就是袁术刚刚称帝后两天。

广陵郡,淮阴县,刘备正在大摆宴席,喜迎简雍一行从河北归来。

就在这天上午,简雍的船队抵达了淮阴,带回了田豫等人的家眷。

诸葛瑾为糜竺新改良的海船,安全性和航行稳定性都有明显提升。加上初夏北上季风很顺,五月时再返航,也有侧风可借。

所以哪怕是四五十岁上了年纪的家眷,也不至于颠簸到水土不服重病,最多只是稍微不适呕吐罢了。

这次任务完成后,刘备阵营内那些幽州老人,也不好意思再阻止刘备往南发展、将来可能要从南方起家这一既定事实了。

而简雍此行最大的成果,显然是拉来了赵云及其部曲。刘备此番盛宴,也是为赵云、简雍、田豫等人而设。

宴席刚开,刘备都不等酒过三巡,就盯着赵云痛饮叙旧,不顾礼数,让已经离开近三年的赵云颇感局促。

好在刘备情商本来就高,派出简雍之前,诸葛瑾又跟他分析过赵云“兄丧期满后迟迟不归”的可能原因心态。所以刘备说话都尽量挑让赵云舒服的措辞来,话里话外无非是暗示

“子龙真是不慕富贵、但问对错的信义之士。当初因公孙瓒弑刘虞,而不能再侍奉之,又不忍因此直接背主另投,才回乡自守,兄丧期满后仍甘于清贫,足见志节。”

“此后没有来找我,想必也是因为看我已在徐州站稳脚跟,身居高位,怕再来锦上添花,会惹人非议,觉得不用自己出手,玄德公肯定也能抵定局面,也就继续坚守清贫。直到此番听说故主有难,仅余广陵一郡之地,才仗义前来扶危济困、雪中送炭。”

这几番话,借着喝酒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听得赵云颇为感动,面子里子都有了。

他当初是被公孙瓒借给刘备的,不好直接长期投刘备,而且也确实遇到了兄丧。另一方面,公孙瓒弑主刘虞,大失人心,他也不好为公孙瓒卖力,就回老家赋闲了两年,谁也不帮。

这几点行为逻辑,确实是赵云本心。

至于刘备提到的“扶危济困、信义素着,只愿雪中送炭,不愿锦上添花、贪慕富贵”,赵云其实也没想那么多。

只能说他内心隐约有这样的节操倾向,但他读书不多,自己也总结不清楚。居然还是刘备帮他说出来了,赵云一边喝酒,一边也就只能“啊对对对”,表示自己就是这么想的,主公如此知我,云唯有肝脑涂地誓死报答。

赵云此番来之前,内心其实是有点心理负担的,怕刘备不能再如三年前那样和他推心置腹,引为知己,为这几年的际遇,想了很多说辞,没想到最后一句都没用上,刘备都帮他圆了,而且比他自己想的还好。

刘备跟他喝了数巡,也不能始终逮着赵云一个人安抚,见道理讲清楚了,就又去跟简雍、田豫他们喝,感谢简雍不辞辛劳,此番立功。

而一旁的糜竺,趁着刘备去找简雍,也凑上来跟赵云喝了几杯,把其中原委大致说了一遍:“主公识人之明,天下皆知,子龙不必多心。此番你其实还得感谢一人——

主公刚才揣测的那些言语,其实是去年冬天,子瑜先生家分门立户时,酒席上子瑜先生向主公提起的。主公也深以为然,才有后续宪和此行。我也没想到,子瑜先生与子龙你素昧平生,却能于千里之外猜中你这几年的心境、顾虑,真乃神人也。”

赵云闻言也是大惊,没想到世上居然还有人从没见过他,仅凭别人的转述,就把他揣摩得这么透彻——虽然那“子瑜先生”分析的说辞,并未完全跟他内心吻合,但至少是帮他和刘备各自找了一个台阶下,对于促成此事可谓是居功至伟。

“普天之下,竟有如此神人?能在千里之外,揣测出一个素昧谋面之人的心境?还能找出同时挽回双方面子的说辞?这是何等洞察入微。将来若有机会,倒是要当面拜谢、请教……”

赵云心中如是暗忖。

糜竺把这些话说开后,又跟赵云随口拉交情:“子龙带来的部

最新小说: 万历新明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超时空史记 抗清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骁雄韩遂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