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124章 伏波将军诸葛瑾

第124章 伏波将军诸葛瑾(1 / 3)

周瑜虽然没能被刘备抓住,但这个小插曲对于刘备阵营而言,也不算是全无收获。

至少周瑜的存在,让刘备攻取滁县、堂邑变得更加轻松了。原计划中这两个县都是要打攻城战的,现在滁县等于是直接白给,既减少了伤亡,也增加了投降。

另一方面,诸葛瑾那个“先假装孙策来偷袭迫降滁县袁军一次,没有得手。刘备阵营发现孙策的企图后,再来接盘强攻,以免给孙策和袁术勾结的机会”的计划,原本是有可能严重得罪孙策阵营的。

虽说这计划不一定会在战后第一时间泄密,但捂到泄密之日,还是会有相当副作用。

现在,计划虽然第一时间就泄密了,但很快通过归还周瑜家眷的操作,以示大度,孙策也就不好意思再来纠结这些小事了。

毕竟这件事情,只是损坏了孙策在袁术那儿的交情。但孙策既已重归大汉,他跟袁术的交情已经彻底不存在了。

袁术多恨孙策一点,还是少恨孙策一点,孙策已是债多不愁,虱多不痒。刘备要用他拉仇恨值就拉吧,还了公瑾家眷就好。

……

此后数日,双方自然是相安无事。

而袁术那边,也很快知道了堂邑、滁县失守的消息。

因为孙策没有跳出来澄清和反对,所以袁术的认知与诸葛瑾的宣传完全吻合。

袁术得知,孙策居然因为“不想在将来围攻袁术抢地盘的过程中、捞不到好处”,而试图攻打堂邑和滁县获取一块江北的桥头堡,便于将来再扩大地盘,袁术当然是怒不可遏。

听说在寿春的皇宫里,袁术砸了好几件玉器,怒骂孙策白眼狼,忘恩负义。

随后,他又听说孙策在攻取这两個县的过程中,因为渡江的战船队被刘备的巡江水军发现,孙策怕刘备断其归路、不得不退兵。而刘备也是被孙策的举动所激,为了彻底斩断孙策和袁术的联络,才临时起意攻取了堂邑和滁县。

潜移默化接受了这套叙事后,袁术果然没那么愤怒了,内心反而升起这样一种潜意识:

“如此说来堂邑、滁县这块被敌人三面包围的余赘之地,丢了反而是件好事。如果不丢的话,孙策就能跟朕接壤,一旦将来曹操、刘备攻击朕,形势不利时,孙策也会落井下石扑上来咬一口。

现在虽然丢了两个县,却也假借刘备之手,把朕和孙策的地盘隔开了,以后东南两边朕只需要提防刘备,可以少提防一家敌人,这是好事。”

想通这个道理后,袁术也就不再急于往东线边境增兵,他知道刘备这是防御性、阻断性的出兵,并不是突然对他的领土有了更多野心。

刘备还是个厚道人呐。

袁术就这么被人卖了,白占了两个县还没额外恨刘备,孙策也没因为此事恨刘备。

放走一个周瑜,交还其家眷,却收获了刘备阵营外部关系层面的暂时缓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好人有好报了。

……

得知自己白捞了一小块地盘而没有激起任何敌对反弹后,刘备也是颇感意外。

同时对子瑜妙到毫巅的人心操控、局势把握,也是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后几日,刘备也少不了亲自去堂邑、滁县巡视安民一番,以便尽快恢复当地的秩序,让百姓重新恢复到民生生产上来。

因为已是九月下旬,秋收都结束了,也没什么传统农活可忙,刘备就把广陵这边成熟的内政管理团队移植过去,让当地百姓以工代赈,趁着农闲整顿灌溉条件,或是教他们学广陵百姓一样种植一季冬芥。

去年这时候,刘备刚刚拿下广陵,当时军粮极为短缺,诸葛瑾就是教他学江东的种植冬芥之法,为了跟水稻错开种植时间,可以把芥菜籽提前在室内培土上十天半个月,等稍稍发芽再带着土撒到大田里,借此让广陵百姓在今年开春后多了一些食物来源。

这一招,如今当然也要移植到刘备新占领的堂邑、滁县和盱眙,让原本冬天完全抛荒无产出的田地,可以勉强额外产够当地农民一两个月口粮的蔬菜。

实际上是蔬菜和粗粮掺杂着吃,原本吃两个月的粗粮,加上蔬菜熬成杂菜粥糊糊后可以勉强撑三四个月,光吃蔬菜是不行的

另外,因为时间的关系,其实九月中下旬再从种子阶段培育芥菜,已经有些来不及了,所以滁县这边用到的芥籽,是诸葛瑾让人特地从广陵那儿运来的半成品、已经培土过半个多月了,能够赶上农时。

反正种子培土阶段成本非常低,诸葛瑾为了有备无患,在计划攻取滁县之前,就提前做好了“多育种一批菜籽”的准备工作,城池一攻下来,立刻把菜苗送给当地农民白种,可谓一条龙服务,由此也看得出他对于轻取此地的绝对信心。

淮南上游的流民,如今还在每天源源不断从袁术治下顺流涌向刘备。

哪怕今年广陵丰收了,如果不竭尽一切力量扩大食物生产,哪怕有流刺网大规模捕捉长江鱼类和海鱼,也是兜不住那么多人口的。

另外,诸葛瑾建议在盱眙和滁县推广种植冬芥的同时,在广陵本地,却做出了调整。今年他特地建议刘备在广陵和淮阴之间的射阳县,以及淮河口的海西县南部,

最新小说: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万历新明 抗清 舍弟诸葛亮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骁雄韩遂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