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150章 合肥之战-上

第150章 合肥之战-上(1 / 3)

曹操和荀彧派祢衡这个烫手山芋、来调解刘备和刘表之间的捞过界公案,绝对有公报私仇之嫌。

这也不奇怪,历史上曹操就是被祢衡骂得难受了,又不想担负害贤恶名,才故意打发他去刘表那儿。现在无非是换了一条路线而已。

当然,祢衡本人肯定看出了曹操的歹毒用心,所以他也和原本历史上一样,对这个差事非常不感冒,甚至在启程之前骂骂咧咧。

尤其原本的历史上,他所需要出使的刘表,好歹还跟他无冤无仇,而现在的诸葛瑾可是跟他有过一点过节的。让他先去诸葛瑾处,这不摆明了给他穿小鞋吗?

以至于孙卲来许都的时候,走了半个多月就到了。带着祢衡返程时,祢衡却各种拖拉,放浪形骸。

孙卲估算了一下行程,至少要走足足一個月,到八月初时,祢衡才会抵达庐江郡,简直倒了血霉了。

再考虑到后续往返于江夏、襄阳调停,整个八月份估计都会花在刘备和刘表之间的交涉上,到九月份才能出结果。

因为交通的不便,这个时代的外交扯皮就是这么旷日持久。

……

祢衡这个使者至少要八月份抵达、九月份出结果,那都是两个月之后了。

刘备和诸葛瑾,自然也就没对这种事儿抱多少期待。

这本来就是合肥战役准备期间、额外部署的一手闲棋,能成固然最好,成不了也谈不上什么损失。

所以话分两头,且把视野重新拉回七月初的合肥围城战场。

六月底的时候,诸葛瑾安排的吕公车零件,就在皖水、长江、濡须水、淝水绕了一大圈后,运到了合肥前线,并且在短短几天内完成了组装。

另外,刚刚投奔刘备阵营不久的刘晔,也难得拿出了他在攻城武器方面的天赋,略微改良了一下传统投石车,并且在刘备的授意下打造了一小批,用于轰击破坏合肥护城壕沟背后的羊马墙等外围工事。

投石车这种东西,在华夏早就有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后期。汉末时候官渡之战用到的“霹雳车”,不过是投石车的最新改良版,用到了多人拖曳砲梢的发力机构。

汉朝的投石车,无论再怎么微调改良,要用来砸塌主城墙还是很有难度的。基本上要到宋末元初的“回回炮”,也就是配重式投石机,发射一百五十斤以上的石弹,才有可能做到。

历史上官渡之战时曹操用霹雳车,也只是想砸砸袁军的哨楼箭塔和夯土高台,没指望过轰城墙。

所以刘晔此番献策,也没奢望太多,只是扫清一下外围工事。或者靠投掷大把的碎石头、压制一下城头,给敌人造成恐慌和伤亡。

整个合肥围城战场,已经成了一场全新的攻城武器展示会,刘备军有什么能拿出来的,都不吝展示一下。

反正按照原计划,刘备就指望虐破合肥、借此震慑住寿春守军、促成袁术弃寿春逃回汝南老家。要震慑,当然要火力全开,不能藏着掖着。

而当诸葛瑾那边吕公车组装好的时候,刘备也第一时间去亲自参观了,看的时候啧啧称奇,随口问:“便是此物一阵而攻破了皖城么?不知可有名字?”

诸葛瑾听到问题时愣了一下,他和二弟鼓捣吕公车都三个月了,但原先还真没人问过他们这个问题,可能是官职低的同僚不好意思问吧。

诸葛瑾几乎要脱口而出“吕公车”,但话到嘴边才意识到,原本历史上取这个名字,肯定是因为一个姓吕的军事家发明了此物,现在连人都换了,怎么可能还用原名?

最后还是刘备见他有点支支吾吾,顺水推舟将此物定名为“葛公车”。

以后就这么正式叫了。

刘备确认完准备情况后,亲自下令:

“此车竟能有三丈多高,几乎与合肥城头登高,如今壕沟已填出多处缺口,缺口后的羊马墙和鹿角、拒马、陷坑也大多破坏,是时候看看这葛公车之威了。

明日便让云长攻东门,兴霸攻南门,子义攻西门,益德攻北门,四万大军同时举动,合力歼灭刘勋!”

刘备军此前出征庐江时,南边三路大军加起来,一共也就三万兵马。诸葛瑾一万五,关羽这一路一万,张飞那边因为作战任务少、只需要拿下历阳、乌江,才五千人。

如今开打了两个多月,光投入到合肥战场的战兵就不降反增、达到了四万人,显然是因为大量收降了袁军降兵,以及丹阳、巢湖群盗。

光是张多、许乾这两路原巢湖水贼的成建制全军投降,就带来了五六千人,其余投降关羽的群盗又带来数千人。

再加上皖城、舒城、六安等地崩溃投降的袁军,去芜存菁,再加上一两个月的俘虏改造,拉出一万战兵反哺正面战场,完全是做得到的。

如今刘备军在庐江境内的总兵力,只算战兵不算辅兵,就超过了五万人,还能分出一万多一点分守各地、肃清残贼。

打仗能打得部队越来越多,也足见袁术治下是多么离心离德,袁术有多么残暴。

不过,即使刘备有四万攻城部队,对面的刘勋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了。

刘勋手上也有大量此前各场战役溃逃而回的袁军败兵,庐江各地逃回

最新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万历新明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隋唐小纨绔 三国骁雄韩遂 超时空史记 抗清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