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152章 合肥之战-下

第152章 合肥之战-下(1 / 3)

“我军攻坚初战不利?这我有什么办法?攻城这种事情,不都是硬碰硬的吗?又没谋士用计的空间。”

一天之后,身在舒城的诸葛瑾,收到前方刘备送来的“将士使用攻城武器教训汇总”后,顿时就觉得一阵郁闷。

这种事情他有什么办法?

尤其是当他仔细看了几眼关羽提的建议,要求“给井阑增加能在战场上安全上下车斗的梯子”,诸葛瑾的第一反应就是:

井阑不都出现好几百年了嘛?大汉四百年,不是一直这么用下来了么?

今天要是没有诸葛兄弟的存在,关羽依然遇到这样的问题,他又会去找谁解决呢?还是“忍一忍凑合凑合就过去了”。

“唉,看来是我和二弟太能者多劳。现在的前线将士,对手头装备稍微觉得用着不舒服、有隐痛,就想着能不能再改改。

算了,再扛一次,下次就让阿亮搞定,实在不行就把月英也点拨点拨,让她帮阿亮分摊。”

诸葛瑾独自心理建设了一番,才算是鼓起了干劲。他觉得自己这个规划还是很机智的。

他自己本来就该专注于那种有历史答案可以抄的改良,那才是他的长项。

至于这种应用技术层面的微创新、小改良,历史书上不会记载,诸葛瑾也没答案可抄,让他亲自干,他也得从原理从逻辑出发,一点点分析一点点设计,工作效率也不比丢给黄月英或者刘晔更高。

那还不如把徒弟好好培养出山了,师傅可以闲一点。黄月英没太多机会当面向自己请教,还可以通过阿亮转述嘛。

……

揽下了这个火线改良的活儿之后,诸葛瑾在舒城也坐不住了。有些事情还是到前线现场办公比较好,所以他立刻就启程去了合肥围城营地。

此后几天,他忙前忙后,首先搞定井阑的“无法在战场上补充士兵、运下伤员”问题。

关羽提出的需求是合理的,但他提出的解决建议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诸葛瑾也不会完全惯着关羽来设计,他会用自己的方法,来拆解、满足关羽提的需求。

三天之后,他就拿出了成果,请关羽来参观。

关羽兴冲冲地来到围城工坊,还特地提了礼物。结果乍一看,发现那架井阑车还是跟前几天的一模一样,完全没变化。关羽脸色便有些尴尬,还以为自己被耍了,抑或是难度实在太大,子瑜想随便糊弄了。

“这……如果关某没看错的话,这架井阑好像还是跟五天前攻城时用的一模一样啊。”出于对诸葛这个姓的信任,关羽在质疑之前,还是先礼貌地确认了几句。

诸葛瑾直接指出:“你要求直接给原本上下车斗的梯子加装甲,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井阑本来就很难推动了,加重后更难推,而且重心变化很容易倒。

所以,我选了不改造车体,只在车斗后面打了两個孔,重新加固,然后造了这个两截式可以伸缩的梯子,可以跟车体分开运输,车体推到射击阵地上之后,再派几个士兵扛着梯子挂上去。

这个两段式的梯体,上面一段是带了装甲的。因为是井阑移动到位后才挂上,不用带着梯子移动,重心稍微偏一点也没关系。

下面这段伸缩,是为了确保梯子挂上去后,如果稍微短了一点,可以把伸缩部分放长,确保撑住地面,然后再绑紧。这样梯子本身的重量就靠梯子腿承受了,不用靠井阑的车斗来承受这个‘挂’力,重心会更稳。”

诸葛瑾非常清楚:客户要的不是锤子,客户要的只是能在墙上钉钉子。

关羽要的也只是功能,至于怎么实现这个功能,不能听关羽的。

关羽看了诸葛瑾的解决方案后,一开始有些迷惑,但很快就豁然开朗,认识到这个分体式设计的好处:

这样重心确实更稳了,静态受力时重心有偏移,危害远不如移动中重心有偏移来得大。

而且哪一部分被打坏了还可以单独换,非常适合消耗战。

“行,那我下次只说需求,不建议应该怎么改了,一切全凭先生。”关羽非常诚恳地调整了态度,对诸葛瑾致谢。

诸葛瑾不禁一愣:我特么是不是被绕进去了?这些甲方以后不会需求越来越笼统吧?不管了,以后就是阿亮和黄月英操心的了。

……

诸葛瑾如是者三,又稍稍微调改良了投石机的防箭矢护盾,也是做成分体式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个插槽固定到投石车车体上。

总之前方将领提的一切要求,诸葛瑾都是按照“能模块化就尽量模块化,能加装一个可拆卸的附件来实现,就尽量不动本体”的思路原则,用最低成本和最灵活的方式去实现。

虽然这些东西统统没有现成的历史答案可抄,很多事情都是历史上没人做过的。

但谁让诸葛瑾脑子好使,逻辑严密呢。

他只靠自己超越古人一千八百年的工程管理思想、再加上一点点“奥卡姆剃刀原则”的设计理念,就把几个主要问题陆续解决了。

虽然这么做也留下了一些副作用,因为他发现前线将领被他越养越懒了,提需求也越来越直击本源,再也不考虑如何实现。

不过好在诸葛瑾还是有绝

最新小说: 超时空史记 隋唐小纨绔 抗清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万历新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舍弟诸葛亮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骁雄韩遂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