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214章 我们的态度是:只反杨丑,不反曹操

第214章 我们的态度是:只反杨丑,不反曹操(1 / 3)

刘备和诸葛兄弟一番简短探讨,便把袁曹之争的最新法理脉络、彻底梳理清楚了。

不过,光想明白袁曹各自的考量和顾虑,还是远远不够的,刘备想要的是一套可以直接落地执行的行动方案。

所以刘备毫不停歇地继续往下追问:“眼下袁曹都有顾虑,既想争斗又不敢完全撕破脸。依你之见,我们又该如何表态呢?助曹还是助袁,还是劝和,或者观望?”

对于这个问题,诸葛瑾也没法立刻回答,毕竟兹事体大,要慎重。

所以他下意识先回忆了一下历史上官渡之战前、袁曹双方的前期外交拉拢戏码,想摸索一下有没有现成的版本答案可以抄。

然后他就依稀记起,在袁曹正式开战前,袁绍似乎是提前了半年左右,就开始使者四出、到处拉拢潜在盟友。

比如曹操刚攻下的豫州南部腹地,主要是汝南、淮南一带,就被袁绍笼络出了刘辟、龚都这些人。

虽然刘辟等人没能主动进攻曹操,但也让曹操前一年刚刚打下的袁术故地暂时无法帮上曹操,等于是废掉了曹操后方两个郡的战争动员潜力。

另外袁绍还试图拉拢关中诸将、南阳张绣、荆州刘表……

最后似乎只有刘表被袁绍成功拉动了。而关中诸将和张绣,同时也遭到了曹操的紧急拉拢,关中诸将最后选择了暂时中立观望,张绣更是直接被曹操拉进己方阵营,还堵了刘表北上的路。

既然如此,诸葛瑾觉得,眼下刘备的地位,应该比历史同期的孙策更加重要,肯定也会等来袁绍的重点拉拢。

于是诸葛瑾就持重地分析道:“主公若只是想介入袁曹之争以谋利的话,倒也不用太早急着表态。

愚以为袁绍、曹操肯定都会派人来笼络主公,许以好处,以求稳住我军的。而且我断定这双方的使者,不用一个月就会抵达。我们越持重,等对方先开价,就越能待价而沽。

不过具体还得看曹操这边如何应对麹义的进攻、后续战事进展如何。对了,公佑,可曾打探得曹操一方,派了谁去应付麹义么?”

诸葛瑾最后半句话,是问一旁刚刚来通传消息的孙乾的。

孙乾立刻补充道:“目前还未打探到曹操具体以谁为先锋,前往河内抵御。不过可以确定曹操非常重视,他本人已经从许都北上雒阳,坐镇孟津,隔河屯兵以为后援。”

诸葛瑾对于这個回答也不奇怪,毕竟是袁绍一方先出兵的,第一手的消息,只有袁绍军的将帅构成,很正常。曹军的详细信息,估计要再过十天八天,才能确认。

诸葛瑾见没有抓到更多有用信息,一时也分析不出进一步的对策了,便陷入了沉吟。

而素来尊重大哥的诸葛亮,见大哥似乎智者千虑、偶有一失,陷入了沉默,他才惜字如金地敏锐补充道:“主公,我以为,既然曹操都亲自北上雒阳、屯兵孟津,那我们不该再待价而沽,等袁绍或曹操拉拢了,我们应该主动表态!”

刘备诧异地看向诸葛亮,他最近很少见到诸葛亮直接反驳自己大哥的意见。

毕竟过去这一年多里,诸葛亮主要是负责民政财政后勤这些工作,一直在劝农,大战略方面,确实没什么惊艳的建树。

刘备闻言,还下意识朝诸葛瑾看去,表情略微有些意外和玩味,似乎在调侃“子瑜你最近不行啊,你弟弟都敢反驳你了。”

好在诸葛瑾倒是反应很快,他立刻意识到,这种时候需要鼓励,因为他刚才的建议,只是基于历史原本的惯性做出的。但历史已经被蝴蝶效应改变了,说不定阿亮能实事求是拿出更好的意见呢。

诸葛瑾便亲口鼓励:“哦?阿亮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诸葛亮这才调整了一下语气:“我以为,我们不该等袁曹开价,现在就可以实事求是、公允表态,而且还可以继续收获天下美名——因为咱不用攻讦曹操,只要谴责杨丑即可。

不管曹操和袁绍谁对谁错,此前杨丑肆意弑杀其故主、朝廷钦封的大司马张杨,那就是大罪一桩。这个观点,我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说出来,还可以上表许都朝廷,请朝廷下诏将杨丑以反贼论处,还天下一个公道。

我们这么说、虽然看上去和袁绍的观点一致,但实际上,却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无论谁讨伐国贼杨丑,我们都支持。袁绍表的司隶校尉麹义打杨丑,我们支持。天子实际准授的司隶校尉钟繇,如果也愿意纠察此事,我们也一样支持。

我们甚至可以放言:故大司马张杨被弑,已历两月。事涉司隶畿辅重地,司隶校尉本当纠杀乱贼,还河内清平。只因前任司隶校尉丁冲,当时病在危笃,无力管辖,这才拖沓至今。

如今既然朝廷已选出新的司隶校尉,此人自当勇于任事、戡乱反正,才有资格居此高位。若是尸位素餐,放任以下犯上的乱贼而不问,岂不是成了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徒、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辈、纷纷秉政?朝廷威望何在?信用何在?”

诸葛亮这番话说得义正词严,让刘备诸葛瑾孙乾都忍不住耳目为之一明。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既然这一世还没发生眭固反杀杨丑给

最新小说: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三国骁雄韩遂 超时空史记 万历新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隋唐小纨绔 舍弟诸葛亮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