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304章 袁本初子,豚犬耳

第304章 袁本初子,豚犬耳(1 / 3)

以曹操的地位,马屁他早就听多了。

他属下的谄谀之臣,向来都是拿伊尹周公来比喻他的。

哪有人敢说项梁之拥挟义帝、申商之法术——在汉朝人看来,这些可不是什么好人。在儒家价值观下,申商那都是法家的禽兽。

但孙权这番话,虽然有点大逆不道,却也是关起门来、左右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拍的马屁。

而且孙权出言中肯,又是从一个刚刚及冠的年轻人口中说出,而非老于世故的谄谀之徒。曹操一想,便觉得自己好像确实是这样的人。

如果自己真是一个加强版的项梁、在挟天子的大局观以外,还兼顾了法术、奇策,那确实是最有机会问鼎天下的,刘邦再世跟他抢都没戏。

而顺着孙权隐喻的思路往下想,孙权把孙策比作项羽,把刘备比作刘邦,把袁术比作陈胜,也都各自贴切。

看来这孙权,不管其他文武才能如何,至少政治见识不错。

……

想开了对军情的忧虑后,曹操知道眼下紧张也没用。

袁绍会不会最终中计,决定权已不在他,要看最后这几天袁谭反应是否足够慢。

曹操这人也是拿得起放得下,当下也不再为无法控制的事情多焦虑,反而豁达起来,玩味地追问孙权:

“你以孤比项梁、以令兄比项羽。这么说来,你倒是觉得,令兄在世之日,当以叔事孤了?那文台岂不是成了吾兄?孤记得文台与孤同岁,不知日月几何?”

孙权连忙说了他父亲的出生日月,曹操一听孙坚月份比他大,俩人都是汉桓帝永寿元年生人,也就没再计较。

曹操被孙权勾起了谈兴,又跟孙权聊了一番诸葛瑾当初在皇帝刘协那儿主张的正统论学术、“有德者居之”的德之始末。

发现孙权确实对于这些东西挺有见地,对于权力稳定性的来源颇有认识,不是那种相信“兵强马壮者居之”的鲁莽匹夫,应该平时也有苦学过诸葛瑾的政治理论。

曹操不由感慨,自己的几个儿子,于文采、武艺方面都各有所长,但似乎对于这些天道德行、统治合法性来源,不怎么感兴趣。

这方面表现最好的,也就是如今十五岁的曹丕,但认识也比孙权要浅。

至于十岁的曹植,如今只能看出他文采谈吐远超同龄人。十三岁的曹彰,已经身强体健有习练武艺,但别的什么都不懂。

当然这也跟他们年纪太小有关,以后或许能有改观吧,曹操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很期待的。

将来要是能让孙权成为自己儿子们的师友,影响他们形成这方面的意识,似乎也不错。

曹操便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孤之诸子,除了战死于宛城的子修,其他皆不如孙郎之见识。你可愿拜孤为……算了,孤有一女,即将成年。令兄有大功于国,你可愿做孤的女婿?”

曹操这也不是一时冲动,他想得更深,知道孙策为朝廷如此出力,自己必须重酬孙策的弟弟,作为垂范,以后其他偏远之人如马腾韩遂士燮等辈,才会继续为朝廷卖命。

孙权人在矮檐下,自然不可能拒绝,但他也不敢托大,当下只是私下表达了谢意,这也是给曹操留下后悔的余地——否则万一自己坏了曹操的事儿,还咬着曹操要兑现承诺,这不是嫌自己活得长么?

先口头答应一下,但不宣扬,把后续主动权交给曹操,才是最稳妥的。

曹操于是就口头把后来该被封为清河公主的那個女儿,许给了孙权——也就是历史上后来嫁给夏侯楙那个。

清河公主是跟曹昂同母,所以年纪比较大,很快就够年纪出嫁了。历史上曹操一开始是跟司隶校尉丁冲一家议亲,想把女儿嫁给丁冲的儿子丁仪。

但丁仪是曹植党羽,曹丕不希望丁仪变成自己姐夫,就劝说曹操另外筹划。恰好丁冲在建安四年喝酒喝得胃穿孔死了,由钟繇接任司隶校尉、才有了后来张杨、杨丑一系列案子,引发袁曹官渡开战。

因为丁冲之死,丁仪要守孝三年之久,好在当时丁仪跟曹操之女议亲才刚刚开始,还未纳彩。曹操不希望女儿等三年,原本历史上就听了曹丕的建议,另选了夏侯楙。

曹丕质疑姐姐婚事的时候,才十四岁,这么小年纪就知道攻讦丁仪、还提防当时年仅九岁的弟弟曹植,这用心之深远,也是没谁了。

但如今,这个窗口期却是被孙权截胡了。

曹丕对丁家的提防、给夏侯楙创造的条件,也都刚好便宜了孙权。

曹操跟孙权初次会晤,就在孙权精巧而贴切的拍马屁中,安然度过。

第二天开始,曹操就没心思关心孙权的事儿了,他也没宣扬孙权的来投,依然就此事保持了低调。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操心。

在无法避免的忐忑中又等了三四天,直到四月初九,曹操终于等来了东北边东阿、范县被袁军由仓亭津渡河攻打的消息。

消息是程昱在被围城前派人送出来的,看到这一板上钉钉的事实,曹操才彻底松了口气。

他对孙权感官中的狐疑成分,也是直到这一刻,才彻底消散。

随后,就是按计划执行荀攸为他设计的包围圈,三面

最新小说: 抗清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三国骁雄韩遂 万历新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超时空史记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隋唐小纨绔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