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抗清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为鳌拜保驾护航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为鳌拜保驾护航(1 / 2)

当然是权倾天下的鳌少保大腿粗了!

跟鳌少保比,图海毛的不是。

齐一奎给出肯定答复。

“喔?”

牛旗表情明显有了质的变化,拿着信想了半天,最后摸出火折子将信给烧了。

非常专业。

“牛旗,姓王的信中说什么?”

齐一奎纳闷,他还不知道信中内容呢。

直到信被彻底烧成灰后,牛旗方道:“五爷说让我们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

齐一奎不太明白中立是什么意思。

牛旗解释道:“就是两个大将军打架的话,五爷要咱们谁也不帮。”

“两个大将军?”

齐一奎听的越发糊涂,不就剩一个定西将军图海了么,哪又冒出一個大将军来的?

“穆里玛要回来了。”

牛旗摸出烟袋点了一锅,“吧嗒吧嗒”抽了几口。

这件事他也挺郁闷,好在穆里玛压根不知道是他在背后下黑手。

到时问起来将责任推给降军作乱便可。

“五爷这是想通了。”

齐一奎半天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很明显是五爷同被俘的穆里玛达成了和谈条件。

如此一来,中国大陆长达二十年的战乱就将由此结束。

和平,降临大清了。

但是,图海作为破坏和平的元凶,是要受到惩治的。

因此才有两个大将军打架的说法。

穆里玛为什么要和图海打架?

受限于信息源太少,齐一奎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他知道图海不肯和谈一定会害死穆里玛。

这一点,够了。

“咱们,”

齐一奎想问是帮图海这个定西将军,还是帮穆里玛这个靖西将军。

“图海的不要,穆里玛的好!”

牛旗做出选择。

他要抱更大的那条腿。

感谢五爷,感谢穆里玛,也感谢图海。

如果不是他们,他一小小绿营总兵岂能攀上高枝呢。

距离抬旗,不是前进一小步,而是跨了一大步

武昌。

王五、穆里玛、张长庚正在协商关于明军投降一事。

主要是张长庚在同王五协商。

要让穆里玛谈的话,怕是啥都答应,因为他现在急于杀图海。

为了杀图海,穆里玛甚至都能答应将郧阳巡抚所辖的八道都划给明军。

因为明军要不了他瓜尔佳一族的性命,图海却能!

朝堂的稳定压倒一切。

这个道理,穆里玛琢磨的比谁都透。

兄长鳌拜真要被图海害的请辞失势,等待瓜尔佳一族的必定是血雨腥风。

穆里玛只是带兵打仗不行,而不是什么都不行。

两轮磋商后,王五给出其归顺清廷的具体条件。

主要五条。

一是明军不剃发,不易服。

这一条刚提出,就遭到穆里玛、张长庚的共同反对。

不是他们不肯答应,而是朝廷不会答应。

剃发是一条红线,谁来了都不好使。

强如当年郑家,也无法逼迫清廷允许他们不剃发。

你王五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不剃发?

真当你手下那帮溃兵、民夫混编的队伍能扛住十几万重兵的围攻。

再说,你都不肯剃发,谁相信你是真归顺大清?

别说穆里玛不敢答应,鳌拜他也不敢答应。

事情真要谈不成,那就真是图海的套路——先剿平茅麓山,再把你王五当狗撵了。

除去民夫,拢共就两三千披甲人的明军偏师,在没有百姓支持的状况下,撑不了多久。

弄不好,王五哪天能被百姓用锄头砸死。

这一点,王五很清楚。

他面对的是一个统治已经稳固的新兴封建王朝,而不是二十年前将亡的明朝。

最好的结局就是流窜出海同张煌言会师,找个海外荒岛等待三藩起事。

同这个结局比起来,利用清廷同吴三桂的矛盾、鳌拜同清廷的矛盾,为明军争取最有利的条件,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考虑现实因素,王五作出退让。

就是他本人及东进的这支明军偏师可以剃发易服,但茅麓山根据地那四万军民不剃发,且清军要将前番夺去的兴山、竹山、房山等六县交还明军,军政方面由明军自治,不接受清廷委派的官吏。

理由是他无法说服茅麓山军民同他一起剃发,毕竟他只是明朝的湖广总兵,而不是楚王,又或军民共推的领袖李自成继承者。

然而,这一条还是遭到张长庚的反对。

他可以代表朝廷同意归还明军数县,并给予明军自治,但前提是明军必须剃发放弃明朝旗帜,不然,算怎么回事?

不管你王五是真降还是假降,表面的样子还是要做一下的吧。

伱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他张长庚有几个胆子就这么跟你把事定了。

穆里玛也不敢。

双方进行了激烈争吵,直到王五让人将水桶提进来,张长庚气势方为之一泄,提议先将此事搁置一边,日后再谈。

最新小说: 万历新明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超时空史记 抗清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骁雄韩遂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